近幾年,連載日漫的追更讀者怕不是要得PTSD了。
被我們寄予厚望的《進擊的巨人》,結尾傷人不淺;不走常規路的《一拳超人》,重制版劇情愈發變得暖心;還有《名偵探柯南》,算了,也許青山剛昌確實搞不出什麼花樣操作了......
漸漸地,「必定爛尾」的危機感彌漫在每部長篇連載日漫的粉絲心中,唯獨《海賊王》的粉絲稍顯樂觀。這部作品已經保持了20年的高水平創作,雖然現在「和之國篇」的劇情口碑有些下滑,但并未出現影響全局的劇情bug。大家只是吐槽該篇章本身不夠精彩,期待趕快進入下一章。
還有一部分信心源于主角魯夫。和許多熱血漫主角血統Buff拉滿相比,魯夫「橡皮人」的能力顯得相當弱雞。哪怕后來發現魯夫的爺爺是海軍最強戰斗力,爸爸被譽為全世界最危險的人,但《海賊王》終究沒有突破那一層底線:即魯夫自身的戰斗力和血脈、命運統統無關。對于很多人來說,唯有在這部標桿級作品中,依然可以相信努力、團結和勇氣的故事。
遺憾的是,現在這最后的一層窗戶紙也被捅破了。
關于《海賊王》到底發生甚麼事了,相信近幾天的熱搜很多人已經看過。簡單說就是原來魯夫所食用的不是垃圾橡膠果實,其真名有一大串高貴的前綴:「 動物系·人人果實·幻獸種·尼卡形態」,尼卡則是海賊王世界里的「太陽神」。
尼卡果實有多逆天呢?大反派世界政府幾百年里都在竭力隱藏它的真名;魯夫被四皇凱多碾壓了幾十話,覺醒后立馬壓著凱多打;更重要的是它的前任擁有者,是傳說中能夠解放世界的「喬伊波伊(joyboy)」,得到尼卡果實意味著你是命運既定的救世主。
打個比方,就像是你出身屌絲但立志通過努力改變世界,臨近考大學時突然你媽進門奪過書說我不裝了其實我是地球球長的女兒,明天你就上任聯合國秘書長。
一時間甚至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
很多粉絲不能接受《海賊王》也整起血統宿命論,批評諷刺的聲音比贊美更多。
人們倒戈支持起了反派凱多
老讀者的憤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受到了「欺騙」和「背叛」。你用20年精心編織了一場謊言和美夢,告訴我努力可以改變命運,賺足了我的眼淚。現在告訴我人家魯夫是天選之子,你誰啊也配跟他共鳴。
另一種不滿來源于血統論對過去經典情節的破壞。魯夫擊敗雷神的精妙設計變得不合理(橡膠是絕緣體不導電),更讓以命保護弟弟的火拳艾斯變成了真正的小丑,讓這催淚的一幕淪為表情貼圖。
這波節奏也讓人們回想起了一度被《火影忍者》血統論支配的恐懼。同樣是宣揚努力能夠逆襲,《火影忍者》做得遠比《海賊王》更絕,主角鳴人的身份不斷升級,先是從舉目無親的「妖狐之子」變成英雄四代火影的兒子,然后升級為傳說中的「預言之子」,最后干脆告訴你鳴人就是神明轉世,是登峰造極的「神二代」,結局迎娶大家族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真正的草根努力狂日向寧次和洛克李,一個毫無意義的死去,一個淪為邊緣人,愈發讓漫畫宣揚的逆襲主題顯得滑稽可笑。
血統論對《火影忍者》劇情邏輯的破壞更加徹底,讓作品前期的閃光點變得滿是bug。就單純只談第一話的設定,為什麼鳴人身為木葉英雄、前任最高領袖的獨生子,卻受到這種待遇?如果是因為體內有九尾妖狐這個「核武器」被普通人歧視倒還好,可這樣重要的棋子,木葉政府卻也對鳴人不管不問,讓他領著最低的保障,日常吃泡面喝過期牛奶。
起初大家遷怒于木葉時任領導者三代火影,但后來得出結論: 這事你真不能怪三代火影,因為早些時候,連作者岸本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原來鳴人是四代火影的兒子。
這個論點還有爭議,大家當開玩笑就行
血統論的缺點哪怕寫篇學術論文也盤點不完,這里就點到為止。不過很容易想到另一個話題: 明擺著這玩意有不少糟粕,長篇故事創作者為什麼還總是「跳進坑里」呢?
說來其實簡單。創作長篇架空世界題材作品,到了后期不得不擴展世界觀。 為了避免硬塞設定,最容易切入的方式,就是以主角團隊的成長為線索。
試問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輕松解決宏大敘事作品中以下常見問題:這個國家/地區的歷史跟主角有什麼關系?主角為什麼能和影響世界的大人物牽上線?以及他有什麼資格參與到改變世界命運的活動中?
當然是血統嘍。借助傳說故事和家族傳承,不需要離開主線也能了解整個世界的點點滴滴,否則你得像《指環王》系列,純設定集都能寫幾十上百萬字。
不過在日本少年漫畫中,血統論卻不是一開始就流行的。說到昭和中后期,也就是日本六、七十年代的少年漫畫作品,最為大家熟知的是《哆啦A夢》。要說它沒有血統論也不全對, 但《哆啦A夢》的血統論是「屌絲傳屌絲」,野比大雄往前穿越,發現祖上也同樣是廢柴。
比《哆啦A夢》更早兩年,還有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日之丈》。這是部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拳擊漫畫,描寫最底層少年對拳擊產生發自內心的熱愛,一步步找回自我,在戰斗中燃盡生命找到自身價值的故事。
《megalo box》可以看作《明日之丈》的精神續作,另外在大場鶇和小畑健的合作漫畫《食夢者》也有多處致敬《明日之丈》。
「盡情地燃燒自己的生命,最后化為雪白的灰燼」。在當時像《明日之丈》這樣描寫底層人奮斗的熱血漫畫才是主流,血統論反而是被排斥的對象。
只可惜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明日之丈》為代表的「奮斗流」漸漸失去市場,血統論取而代之成為主流,最后幾乎成了Jump系熱血漫的保留套路。
日本商業漫畫中最早開辟血統論的作品不太好考據,但有一種說法是它源于Jump上的搞笑戰斗漫畫《筋肉男》。主角被設定為某個外星王子,不過這一設定主要是為了搞笑,漫畫連載到中期才說明這一身份確實能解釋主角的強大。
真正把血統論發揚光大的,有觀點認為是《七龍珠》。連載初期,《七龍珠》并沒有賽亞人之類的種族設定,甚至不算純粹的戰斗漫畫,而只是一個尋找龍珠實現爺爺愿望的奇幻冒險故事。
《七龍珠》包括「天下第一武道會」在內的許多情節是因為太火,編輯部出于商業上考量才加入的。鳥山明老師原本計劃的在弗利薩篇完結也變成了奢望。 為了讓故事不停地畫下去,又有新套路可用,1989年「賽亞人血統」這個方案才被加入到作品中。
不過鳥山明老師本人依舊抵觸血統論,堅守著「底層奮斗變強」的老一輩漫畫大師的自尊心。因此地球最強人類克林毫無血統可言,而悟空被設定成下等戰士的兒子,卻通過更先進和強度更大的訓練方式壓過血統高貴的貝吉塔一頭。
在鳥山明老師筆下,《七龍珠》仍是個底層逆襲王侯將相的成長故事,只是動畫方面所有事情由不得他做主。后來東映公司不斷給血統論加戲,在劇場版中把悟空的父親設定成「第一個超級賽亞人」,再后來還有布羅利這種究極天賦怪,憑本能就能吊打超級賽亞人之神。拼命榨取《七龍珠》的每一滴商業價值。
在血統論這塊,《七龍珠》不是第一個,也遠不是做得最絕的一個。但因為它的巨大影響力,越來越多作品紛紛效仿,漸漸成了熱血漫的慣用套路。
讓人意難平的《幽游白書》
但也不能說Jump和東映就是混蛋吸血鬼。在他們的操盤下,《七龍珠》的人氣和商業價值有了肉眼可見的飛躍。編輯部敢這麼玩,是因為他們精準拿捏了當時的社會心理:
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好時代破裂了,年輕人不再相信底層少年的成長故事。
其他「火出圈"的作品中,《EVA》、《魔法少女小圓》、《進擊的巨人》等又是知名代表。它們描述壓抑,排解壓抑,可我寧愿它們不會成為社會主流, 就像處在體能巔峰期的年輕人,日常不應該是痛苦和發泄。我們本該有夢想的。
所以我覺得《海賊王》能把這股浪漫能撐到現在,又絕對稱不上讓人失望。
把目光擴散到外網,秉持相同看法的人讀者不在少數。
不聊熱度聊評分。在歐美最大動漫評分網站Myanimelist上,頗具爭議的1044話放出后《海賊王》的評分不降反升,超過井上雄彥的《俠客行》來到歷史第三位。
1044話的單集喜愛度也很可觀,在最近幾十話中處于領先的地位。
比起血統論爭議,漫畫本身的一些情節足夠有趣,似乎是歐美讀者更關心的內容。
當然放出這些評論不是說歐美讀者的觀點比我們「合理」。世界被隱藏的歷史、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終極目標的真相才是他們更重要的關注對象。 他們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口味,我們亦不能,僅此而已。
而且深挖下去,有人覺得這一話似乎收回了很早之前埋下的多處伏筆。比如漫畫單行本第一卷魯夫駕駛一艘小船出海,船頭小精靈的造型就與太陽神尼卡有些相似。
當然這種不算實錘只能做參考
這不能推翻血統論和宿命論,但至少可以給尼卡果實的唐突出現一個相對符合邏輯的解釋。
所以啊,針對《海賊王》近期的種種節奏,我個人的態度是不滿中且看且珍惜。尾田老師已經保持了超過20年的高水平創作,一兩個篇章「翻車」還不足以完全動搖我的信心。更何況這才剛開個頭,說不定后續會再次出現神反轉呢?
畢竟這樣長且浪漫的故事,這樣承載無數人幻想的作品,以后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